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医古籍出版社简介
  • 事业部
  • 新闻动态
  • 征稿通知
  • 网上书城
  • 读者服务部
  • 新书征订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书征订

    《中医外治特效疗法》

    发布时间:2020-10-03 15:45:00 点击:


    一句话推荐: 二十年临床经验总结,三百种常见病对症治疗,千余首外治特效良方,助你摆脱病痛困扰!


    出 版 社

    中医古籍出版社

    作    者

    朱坤福、祝蕾

    出版时间

    2019年5月

    营销分类

    中医

    ISBN

    9787515218533

    CIP

    R244

    定    价

    78.00元

    印   张

    20

    件 册 数

    48册/件

    装   帧

    平装

    首印数量

    3000

    内文用纸

    70克纯质纸

    内文页数

    306

    字数

    295千

    开本

    16

    图书品牌

    玛尔思商学院


    【作者简介】

       朱坤福,山东朱氏药业集团董事局主席、知名医学专家,在国家级医学杂志发表学术论文多篇,获得发明专利17项、实用新型专利86项、省部级技术成果奖1项。出身中医世家,幼承庭训,对中医产生浓厚兴趣;后入山东中医药大学深造,转益多师,医术日益精进;毕业后独立应诊,妙手仁心,深受患者好评;2005年创办山东朱氏药业集团,旗下拥有21家子公司,涉及医疗器械、生物诊断试剂、化妆品、保健食品、高分子材料、房产开发、物流配送、企业培训等领域。朱坤福先生从事医疗相关工作二十余年,一直致力于中医领域的学术研究、科技攻关,在保留古中医骨科精华的基础上,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探索并打造新的贴膏贴剂生产工艺,使中医穴位贴敷疗法重新焕发生机。目前,公司贴膏生产涵盖骨科、儿科、妇科等,年销售额10亿元以上,已成为全国销量第一的贴膏生产基地,其本人也被誉为中国健康产业领军人物、中国优秀企业家、中国诚信企业家、中国品牌企业创新人物、中国管理创新领军人物等。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简要介绍了中医外治疗法的基本知识,包括中医外治疗法的形成与发展、特点、应用原则、作用原理等,总结了主要的中医外治疗法的剂型、种类及其应用方法,介绍了临床常见的外治方法。下篇重点介绍了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妇科、儿科、泌尿生殖系统、五官科、外科和骨科等近三百种常见多发病和部分疑难病症的治疗,可供广大群众防病祛病延年参考之用,也可供基层医务人员参阅。


    【营销支持】

    1. 各大门户网站及地方网站读书频道的推荐和连载

    2. 各地方日报晚报主流报刊杂志的书讯书评和连载

    3. 微博、论坛的发帖营销

    4. 相关自媒体转载。

     

    【序】

    外治法是我国传统医学中的瑰宝。广义的外治法包括内服药物以外的各种治疗方法,它通过肌表或九窍,作用于体内,达到治病的目的,具有简、便、廉、验和副作用少等优点。《素问•五常政大论》说:“上取下取,内取外取,以求其过。”外治法即从外取治病。自从外、伤、皮肤、五官、针灸、推拿成为独立专科后,近代论述的外治法,主要是指用药物或配合适当器械治疗内、妇、儿科病证的“内症外治法”,常用的有膏药、填脐、含漱、噙化、喷雾、药枕、热熨、沐浴、发泡、溻渍、探吐、搐鼻、坐药、拍打、浸泡及敷、擦、涂、洗、蒸、熏、围、掺、封、点、滴、塞、吹、导、扑等数十种。

    祖国医学的外治疗法,源远流长,颇具特色,向为医家所重视。据考古学家发现,大约在10万年以前,山顶洞人就有了可用于外治疾病的骨针。至春秋时期,外治法已见诸于文字记载。《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载录的“乃使子豹为五分之熨,以八减之齐和煮之,以更熨两胁下,太子起坐”,就是外治法在古代临床运用上的生动描写。1973年底,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我国最早的方书《五十二病方》,其中外治法占有相当比例。我国权威的医学经典《内经》,同样载有药物外治的可贵经验。如《灵枢•经筋》记述风中血脉,口角歪斜的治疗,可用马脂涂在拘急一侧的面颊,以润养其筋;以白酒调和桂末涂在弛缓一侧的面颊,以温通脉络。

    随着医学的发展,外治经验渐趋增多。仲景《伤寒论》介绍的火熏令其汗、冷水噀之、猪胆汁蜜煎导法等,皆属外治疗法。唐代《备急千金要方》对当时和唐以前的外治经验进行了第一次大搜集。据有人粗略统计,全书除去外科病证使用外治手段外,约收载了1000余首外治效方,40多种外治方法,治疗的病证遍及内、妇、儿、五官、救急各科。宋代国家设立了熟药署,专掌药物的制作,当时的《太平圣惠方》和《和剂局方》等书,备录了许多外治软膏和硬膏,并有详细的制作方法。至明清,外治法得到了更大普及,特别是以膏药治内病,已成为相当普遍的民间疗法。在这方面,明陈实功的《外科正宗》、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清赵学敏的《串雅内编》等,都有丰富的记载。值得强调的是,在清代出现了被后世尊为外治法一代宗师的吴师机,他著的《理瀹骈文》(一名《外治医说》)是我国传统医学中影响最大,最有代表性的外治法专著。它的卓越成就,不仅是广泛总结了前人的外治经验,而且在于理论上和制剂方面的创新发展。   

    据近年来国内学者的认识,药物外治法的机理和吸收途径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皮肤透入。根据《素问•皮部论》的认识,可以认为皮肤是脏腑经络的表在部位,药物的气味可透过皮肤,沿络脉——经脉——脏腑途径发挥治疗作用。现已了解,皮肤表面有大量毛孔和汗腺管口,这可能是外用药物进入人体的通道。近代实验也证实,皮肤角质层表面具有半渗透性质,改变了过去认为角质层绝对没有透过性的看法。药物一旦透过表皮,则很容易从真皮吸收到人的体内,因真皮大多是血管丰富的结缔组织,活跃的血液循环能迅速发挥药物的效用。随着国内外各种“透皮促进剂”的研制成功,为皮肤给药法展示了可喜的前景。

    二是经络传导。人体十二经脉在皮部各有分属区域,所以在穴位上敷贴药物,既对穴位有刺激作用,又能通过经络的传导转输,使药性直达病所而发挥治疗作用。这样,由于药物无需经过消化系统,既避免了药物对胃肠道与肝脏等可能造成的损害,又减少了影响药物疗效的不利因素,从而提高了药物的利用度。与内服汤剂相比,敷贴所用药量很小,但为何仍有明显疗效呢?就此,国内有学者提出了假设,认为中药的生物活性及经穴的传导感应可能具有外敏放大效应,而一些外治药可能含有某种激发受体兴奋作用的活性成分。

    三是黏膜吸收。如以药物搐鼻、塞鼻由鼻黏膜吸收,药液滴眼由眼结合膜吸收,舌下含药、噙化、含漱由口腔黏膜吸收,栓剂塞肛、保留灌肠由直肠黏膜吸收等等,都是目前应用较广的药物外治法。此外,药物外治还常借助于物理及化学的作用来促进药物的吸收。

    当前,内病外治正在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上迈上新的台阶。现代超声波疗法、红外线疗法、药物电离子导入疗法,及各种磁疗法等,都是古代外治法的延伸和发展。药物由外作用于内,需要一定的动能,与声光电磁相结合,不仅可以发挥声光电磁本身的治疗作用,而且可借助其能量,促进药物由外至内。

    药物外治现代化的关键环节之一,在于剂型的更新。近年来,全国各地除了对传统剂型加以改进外,还注意吸收现代药学成果,引进了不少新剂型。如国内出现的双层单向缓释膜剂、气雾剂、化学热熨剂等,既提高了疗效,又便于推广使用。

    将外治疗法与日常生活用品有机地融合,也是现代外治法发展的一种趋势。如新型药枕、各种药物着物(衣裤、手套、兜肚等)相继问世,既可免去经常施药之累,又能达到持久作用的目的。

    内病外治作为中医传统治法的一种,有几千年丰富的实践经验。它疗效卓著,应用范围很广,更有药物内治所不具备的优点。正因为如此,吴师机在100多年前就提出了“良工不废外治”的口号。只要我们努力发掘,认真总结,加速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外治法必将会闪烁出更加灿烂的光辉。

                                                                     

                                                   朱坤福

                                                   2019年5月于燕怡堂




    目录】

    前言

    上篇  中医外治的基础知识

    第一章  中医外治法概论

    第一节  中医外治法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  中医外治法的未来展望

    第二章  外治法基本作用原理和特点

    第一节  外治法基本作用原理

    第二节  外治药物吸收机制

    第三节  有关外治法的实验研究

    第四节  外治法的特点

    第三章  外治法应用原则

    第一节  中医学基础理论为主导

    第二节  灵活运用中医治则

    第三节  重视综合治疗

    第四章  外治法分类

    第一节  药物疗法

    第二节  物理化学疗法

    第三节  手术疗法

    第四节  手法

    第五节  针灸、拔罐、刮痧

    第五章  常用外治方药剂型

    下篇  常见病的外治方法

    第一章  呼吸系统疾病

    感冒

    咳嗽

    哮喘

    肺结核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支气管炎

    支气管肺炎

    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扩张

    第二章 心血管系统病症

    冠心病

    心肌炎

    高血压

    眩晕

    头痛

    中风

    静脉炎

    第三章  神经系统病症

    三叉神经痛

    面神经炎

    失眠

    癫痫

    神经性皮炎

    第四章  内分泌系统病症

    肥胖症

    糖尿病

    甲状腺炎

    自汗

    盗汗

    淋巴结炎

    第五章  消化系统病症

    胃痛

    胃下垂

    慢性胃炎

    病毒性肝炎

    肝硬化

    腹水

    脂肪肝

    胆道、胆囊疾病

    痢疾

    腹泻

    肝、脾肿大

    第六章  泌尿生殖系统病症

    淋证

    乳糜尿

    尿血

    尿潴留

    关格

    尿石症

    乳头皲裂

    阴痒

    慢性盆腔炎

    子宫肌瘤

    第七章  骨关节病症

    痹症

    腰痛

    颈部扭挫伤

    落枕

    颈椎病

    肩关节周围炎

    急性腰扭伤

    腰肌劳损

    腰椎间盘突出症

    股骨头缺血坏死

    足跟痛

    骨折

    四肢关节扭挫伤

    关节僵硬

    类风湿性关节炎

    第八章  儿科病症

    厌食症

    再发性腹痛

    便秘

    婴幼儿腹泻

    尿路感染

    营养不良

    呕吐

    麻疹

    水痘

    流行性腮腺炎

    蛲虫病

    蛔虫症

    小儿高热

    惊风

    流涎

    小儿夜啼

    小儿汗症

    口角炎、口疮

    小儿水肿

    遗尿症

    第九章  妇科病症

    月经不调

    痛经

    闭经

    崩漏

    经行吐衄

    经期头痛

    带下病

    先兆流产

    习惯性流产

    宫外孕

    胎位不正

    妊娠小便不通

    产后腹痛

    产后排尿异常

    产后自汗盗汗

    产后身痛

    产后缺乳

    急性乳腺炎

    乳房结块增生

    回乳

    第十章  男科病症

    急性前列腺炎

    慢性前列腺炎

    前列腺痛

    前列腺增生症

    精子缺乏症

    精液不液化症

    阳痿

    早泄

    遗精

    不射精症

    阴茎持续勃起

    急、慢性睾丸炎

    阴囊湿疹

    阴囊鞘膜积液

    阳缩

    第十一章  外科病症

    红眼病

    手足疔疮

    疖痈

    急性阑尾炎

    疝气

    痱子

    痔疮

    脱肛

    肛裂

    肛周感染

    肛瘘

    烧、烫伤

    冻疮

    疟疾

    中暑

    呃逆

    呕吐

    腹痛

    霍乱

    腹胀

    便秘

    水肿

    第十二章  皮肤科病症

    带状疱疹

    扁平疣

    脓疱疮

    褥疮

    头癣

    手足癣

    甲癣

    疥疮

    接触性皮炎

    湿疹

    肛门瘙痒症

    荨麻疹

    皮肤瘙痒症

    银屑病

    日光性皮炎

    雀斑

    黄褐斑

    白癜风

    痤疮

    酒渣鼻

    斑秃和脱发

    腋臭

    鸡眼

    疤痕



    内文试读】

    上篇 、中医外治的基础知识

    第一章  中医外治法概论

    第一节   中医外治法的历史发展

    中医的外治,源远流长,历史悠久。自有人类以来,就有了医疗活动,而最初的医疗活动应是以治疗外疡损伤为主的。根据考古学的研究,大约在400万年前地球上开始有了人类。大约在150万年以前,在我国云南就活跃着元谋人。早在50万年前的北京人就学会了用火。掌握了火的运用,不但对取暖抗寒,变生食为熟食有着突变的意义,而且对外治的熨疗、灸法也有重要的启迪。人类在烘火取暖的基础上,逐渐发现用兽皮、树皮包着烘热的石块或沙土作局部取暖,可以保持更长的时间,经过长期的实践,逐渐体会到局部加温还可以治疗某些外科病痛,这就是原始的熨疗。以后,又经过反复的应用,不断的改进。在加温治疗的实践中,发现用树枝或用“药物”作燃料对局部进行温热刺激,可以消散早期肿疡,这便形成了灸法。

    在公元前1300年左右,甲骨文有疾自(鼻病)、疾耳、疾齿、疾舌、疾足、疾止(指或趾)、疥、疕等外科病名的记载。《山海经》中载有38种疾病,其中外科疾病有痈、疽、瘿、痔、疥等。周代出现了医事分工,标志着中医进入了按门类发展的阶段。如《周礼》简述了治疗外疡的方法,是以外治法为主的,有外敷药物法、腐蚀药物法、手术疗法等,对外治药物的修炼及应用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说明此时的外治法已初具规模。

    公元1973年出土的马王堆《五十二病方》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临床医学文献,书中已认识到疥疮有虫,并科学地使用雄黄、水银治疗疥癣,这是世界医学史上使用汞剂治疗皮肤病的最早记录。《五十二病方》还载有用酒剂止痛和消毒的可贵资料,如对犬咬伤“令人以酒财沃其伤”,是外用醇酒进行冲洗伤口,具有一定的消毒、杀菌、止痛作用,能促进伤口早日愈后,当是酒剂外用的最早记载,至今临床上应用酒剂外治仍颇为普遍。至于其他外治法,还有药物外敷法、药浴及熨、砭、灸、角、熏、摩等多种。从这些丰富的实践经验中,古人初步掌握了这些外治法的应用方法、适应证及注意事项。

    中国最早的典籍之一《内经》,就有“内者内治,外者外治”“内治外治并列”的治疗法则。还有治筋急,用“马膏膏法”及“桂心渍酒以熨寒痹”“白酒和桂以涂风中血脉”的记载。还介绍了烟熏法、腹水穿刺法,以及用于脘疽(相当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截肢术,而对针刺法的论述则更完善。可见,我们的祖先在古代表现出了高度的聪明和智慧,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外治方法,在医疗的实践中得到不断的充实,当时不少外治法保持了世界先进水平。

    从秦汉到宋元时期,历代医家和劳动人民在防治外科疾病过程中,继承了前人的丰富经验,又创造了许多简便有效的外治法,散见于各种中医书籍中,并且在民间广泛流传,随着医疗实践的深入而不断发展。东汉时期的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记述了针、灸、烙、熨、药摩、坐药、药浴、润导、浸足、灌耳、人工呼吸等多种外治法,为后世应用外治法,奠定了广泛的基础。

    后来,晋代葛洪的《肘后方》,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王焘的《外台秘要》,以及其他方书,所载医疗方法更多涉及外治法,并发展到用膏药治疗外科疾患。

    晋、唐以后,后世医学家对内科疾患,一般都采取药物内服治疗,很少采用膏药外治。随着针灸学的迅速发展,一些俞穴的特殊功能,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一些医师把中医的外治法和经络孔穴的特殊功能结合起来应用,这就诞生了穴位敷药疗法。这一疗法较一般的外治法,疗效大大提高,但是应用仍不普遍,没有专书论述,零星地散见于各种医书典籍,大都一鳞半爪,不够完整。

    到了明清,穴位敷药疗法有了进一步发展。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的附方中,记载了不少穴位贴药疗法,如吴萸贴足心(涌泉),治疗复发性口腔炎,至今仍沿用。清代名医叶天士,用平胃散炒熨脐部治下利,用常山饮炒嗅治疟,变内治为外治。以后,又有赵学敏将铃医赵柏云的经验汇集,整理成《串雅内编》《串雅外编》,书中介绍了许多简便验廉的民间外治法。同时期的名医徐灵台有:“汤药不足尽病”之说。他认为“病各有宜,缺一不可”“若其病既有定所,在皮肤筋计之间,用膏贴之,或提而出之,或攻而散之,较服药尤捷”。所以,他对针灸、熨浴、导引、按摩、薄贴等外治法,都给予很高的评价。

    1846年鲍相璈撰编的《验方新编》问世,该书辑录了大量流传民间的单、验方。其中,外治法较之《串雅》更为多见,几乎大部分疾病,都有一种至数种外治验方。可见外治在当时民间流传之广。不过,当时尚无外治专业医生,亦无外治法专书。1864年,才有一位杰出的外治专家吴师机,编著了中医史上第一部外治专著《理瀹骈文》。吴师机认为:“凡病多从外入,故医有外治法,经文内取外取并列,未尝教人专用内治也。若云外治不可恃,是圣言不足信矣。”他又说:“昔叶天士用平胃散炒熨治痢,用常山饮炒嗅治疟,变汤剂为外治,实开后人无限法门,吾之用膏,即本于此。”可见吴氏的外治成就,是对古代医学理论和前人经验的继承发扬。他通过自己大量的临床实践,确认外治法有可靠疗效。据他自述:“余初未敢谓外治法必能得效,逮亲验万人,始知膏药治病,无殊汤药,用之得法,其响立应。”他始用膏药为人治病时,每天只有一二十人前来就诊,且不少患者对膏药疗效持怀疑态度。谁知换过几次药后,效验就出来了。于是一传十,十传百,亲友相告,相信的人越来越多,以至每日登门求医者达数百人之多。如此长期、大量的临床实践,使吴师机积累了宝贵的外治经验。他自称历时20年,易稿10余次,方撰就《理瀹骈文》一书。

    吴师机认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即只要辨证准确,内服汤药与外贴膏药有“殊途同归”之妙。二者的区别,仅仅是给药的方法和途径不同而已。人身是一具完整的统一体,外治用药通过体表与体内,经络与俞穴,诸窍与脏腑的特定联系,而起到治其外而作用于内的效果。因此,吴师机强调医者须明经络之道,以及七窍之气相感于内之理。他举“种痘者,纳鼻而传十二经;救卒中暴绝,吹耳而通七窍”,说明“虽从窍人而以气相感”,“虽治在外,无殊治在内也”。总之,“皮肤膈而毛窍通,不见脏腑,恰直达脏腑”。

    除《理瀹骈文》外,还有邹存淦的《外治寿世方》等,都对外治的搜集、应用有所贡献。

    “西医"传入后,开始形成了中医、西医两种医学共存的情况。当此之时,不少有识之士汇集中、西医精华,力主融会、贯通中西医二家之说。在中医外治方面,许多医家不但在药物应用,临床治疗上吸收西医有效的方法,而且还在理论上对中西医的特点,进行综合比较,以求达到一致,这对中医外治法的创新很有助益。如张山雷《疡科纲要》即为此时期的代表之作。《疡科纲要》首次提倡外科膏药“摊於西法之脱脂棉纱上,较用油纸者,易于收湿长肉”,所介绍的外用方药多切合实用,如所创制的温煦薄贴,对阴疡大证效验显著;樟丹油膏乃是“不中不西,亦中亦西"的效方;所载橡皮膏对久不收口之疮,确有奇效。

    解放后,由于党和政府重视中医事业,使中医外治也得到发展,有关外治方面的著述也日益增多,并创立了不少疗效好的外治方药。尤其是穴位敷药疗法,枯木逢春,枝繁叶茂。例如,用二甘散贴脐,或疟疾粉塞鼻,治疗疟疾;甜瓜蒂吹鼻,治疗传染性肝炎;用《张氏医统》上的“哮喘膏”贴肺俞、心俞、膏肓穴,治疗慢性气管炎,或喘息性气管炎;芒硝、大蒜和大黄,分别外贴阿氏穴,治疗阑尾炎或炎性肿块;以及小儿用脐疗治疗腹泻,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目前,中医外治法虽然有所苏醒,有所发展。但是,有些问题尚待解决:一是,有关中医外治法的文献整理工作,没有系统地进行;二是,从事中医外治法的专业人员,又寥寥无几,且多数在基层或民间,由于条件的限制,不能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和先进设备,对其进行研究提高,三是,外治法的基础理论研究,除针灸比较活跃外,其他外治机理则很少实验探索。所以,大家只知其有效,而不知其奏效之理。上述问题,一旦获得解决,中医外治法定会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合成药如雨后春笋,日新月异。但是,合成药毒副作用较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恐惧和不安。人们由用合成药,转向中药,或内服药以外的外治疗法,出现了“中药热”“非药疗法热”。同时,人们已经注意到现行用药方式所存在的问题。如口服给药,由于给药的时间及剂量的关系,药物浓度在血液中不能保持恒定;药物经口腔进入人体后,沿途受到化学物质或酶的分解,抵达病灶时所剩无几,因而,很难得到预期的药效。注射用药,又给患者带来了一定的痛苦,也有许多不便。因此,寻找新的给药途径,已成为当今医药上一项新的研究课题。中医外治法的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多种多样,疗效确实,如能中西医结合,进行临床验证,开展医学科研,相信深受广大群众欢迎的外治法,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中医外治法,在医药上、生物学上,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前景。现在的药物离子透入法、红外线疗法、紫外线疗法、超声波、电磁波、微波疗法,激光疗法等,均为外治法的延伸和发展。现在的外治法,又有不少创新,如音乐、电疗等,对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调节神经和增强内分泌,均有良好的作用。病人到特定的诊治花园、森林、洞穴疗养,也能治愈某些疾病。

    综上所述,中医外治法源远流长,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一脉相承,不断发展。特别是和经络的穴位结合应用后,产生了穴位敷药疗法,并显示了越来越广阔的前景。古人说:“良工不废外治”。作为一个医生,应该掌握更多的内病外治法,丰富自己,提高自己,力争成为多面手,不要孤芳自赏。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医疗效果,更好地为新时代建设、为人民的健康服务。

    第二节、中医外治法的未来展望

    目前中医事业发展很快,正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继承和发扬中医之术,培养和造就中医人才的呼声方兴未艾,振兴中医、为中医现代化而努力的壮举波及全国。习近平总书记曾指示:“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当前,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希望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增强民族自信,勇攀医学高峰,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在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谱写新的篇章。”中医外治法是祖国医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同样展现出大有希望,大有发展的好势头。

    一、发掘探宝大有可为

    向祖国医学宝库中探宝,发掘古代良方,总结古人外科学经验,整理古代外科的工作广泛开展。有关外治法的书籍陆续出版,出现了以往少有的盛况。

    (一)发掘古代良方效剂方面。四川文琢之对清末秘方大乘丹的收集、整理、试制,试用,并公之于世,就是发掘古方,抢救中医外科宝贵经验,以免祖国医学宝库中有效方剂失传的良好范例。大乘丹集中了红、白二丹的优点,素称丹药之王,经成都中医学院外科临床验证,对久不愈合的下肢溃疡、疔疮、骨结核、腰漏等一般丹药所不能解决之疑难疾患,均有优异疗效。此丹经文氏改革秘作工艺,找出了一个增加升法处理的环节,解决了使用时较为痛苦、效果欠佳的问题,使得炼出的大乘丹更为理想。说明只要是经过临床实践检验,证明了确有良效的秘、验方,我们都应该继承和发展下去,为开创中医外治法的良好局面加砖添瓦。山西省杨文水用三仙丹治疗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取得良好效果,认为升、降丹类药物“对于阴疽寒疮瘘管等阴证、顽疮效果尤佳”,并对三仙丹加以改进,以“外用药三仙丹原配方有白矾,经使用发现它对于局部组织刺激性较大,改用刺激性小的枯矾,并加大用量,实践证明其疗效与白矾相同。”在其总结的治疗2877例慢性骨髓炎病例中,有效率高达97%,治愈率达88.5%,具有疗效高、疗程短、痛苦少、花钱少、方法简便、易于推广的特点,闯出了一条采用以中医为主的方法治疗慢性骨髓炎的路子,引起了外科界的瞩目。又如南通市中医院用白降丹治疗淋巴结核975例,治愈率高达97.3%。朱仁康氏经数十年的临床实践,摸索出凡是配合拔毒去腐外用药,赏用生石膏,打破了中医传统外用石膏须煅的习惯,认为生石膏外用在拔毒提脓方面其效比煅石膏为好。此说确为经验之谈,也启示我们应用古方子临床时,当师古而不泥于古,遵法而不泥于法。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证明中医外治法必将在发展的医疗实践中进一步提高和完善。

    (二)总结古人外治经验方面,《疮疡外用本草》是其代表之作。此书对祖国医药中有关中草药外治方面的经验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和系统的整理,并对外治理论进行了深入探讨。书中共收集外治常用药物228味,并依药物名称、形性、效能和应用进行了详尽的论述,尤其是作者着重从明、清两代的疡科专著和现代文献中有关的资料来探讨其临床应用,更使这些用药经验切合实际。此书具有熔古今外治方药于一炉,取众家外治经验之长于一体,将外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于一统,贯穿近代研究资料与个人心得于一书的特色。至于散见于近代外科名家、高手的外科著作中的外治方药和经验屡见不鲜,其中较为著名的有:《赵炳南临床经验集》《朱仁康临床经验集》《外科经验选》《临诊一得录》以及《潘春林医案》《文琢之中医外科经验论集》《中医外科心得集》等等。

    (三)探讨古代外治学说,并从现代科学理论知识来研究或论证方面也出现了好的势头。如对紫云膏的研究证明,紫草的抗炎症是由于色素成分的紫草素和乙酰紫草所致,将此色素制成的软膏应用于局部能抑制急性炎症反应,对创伤的治愈有明显的促进效果。紫草素的最佳浓度为0.1-0.2%,在此浓度之上或之下均减弱其效果。《外科正宗》所裁的润肌膏(即紫云膏)取麻油120克、当归15克、紫草3克、黄蜡15克所配制的油膏被证实是调整到适合发挥紫草效能的最好配方,足见古人外用方药之灵妙所在,深有其科学性的内涵。紫云膏不只在用量上是如此,在配伍上也深含医理。现代研究又证明:紫草有效成分紫草素可以用苯来提出,亦可通过胡麻油或橄榄油来提出,这也就是配制紫云膏要用胡麻油的缘故。配用当归,若从抗炎症的观点来看,当归在这方面的作用较弱,配伍的意义就不够明确。但是,当归有强力的激活B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的作用。故可以认为紫草根的抗炎症作用加上当归的激活免疫活性细胞作用,对创伤的愈合有利。如此复数的组合结果,所有各个生药的药效有相乘性增加的可能。又如《医宗金鉴》认为“凡调敷药须多搅,使药稠粘,并不时用原质润之,借湿以通窍,干则药气不入,反添拘急之苦”的传统中医外敷药剂的使用方法,也从现代医学理论上找到根据。现代医学认为:皮肤湿度越高,其渗透、吸收能力也越强,反之则越弱,皮肤角质层水量增加可引起药物活性和扩散系数的增加,从而促进渗透吸收作用。此论述,从理论上说明了“借湿以通窍,干则药气不入”认识的正确性。

    二、应用现代科学,大有作为

    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进一步提高中医外治法的疗效,使传统的外治法不断更新和发展。尤其是日益高度发展的科学和技术,更使得中医外治法面临新的挑战和选择。随着医学的发展和医药工业的发展,外用药物方剂的组成更趋合理和符合科学,疗效更好。即如千余年常用的“豕膏”也逐渐进步到黄丹制备的硬膏,如今硬膏的制备也从个体的手工操作转变到群体的机械化生产,以适应日益增长的需要。又如旧时升炼丹药,只宜个人少量制备,近时大量制造已改用平底锅代替阳城罐,以煤火、电力代替炭火、柴火,以温度计测定及各项检验数据代替目力观察等。而外科史上最早的油膏“豕脊”,也因猪脂不能久贮,易于变质,已少用或不用。现在大部分油膏制剂多采用矾士林、羊毛脂等调制,其基质性能好,具有操作简便,应用方便,不易变质等优点。至于中药、西药结合辨用更为临床上所常见。且有逐渐混为一体之势。其具体方式有如下几种:

    (一)中药西药合为一剂,如复方煤酚皂溶液,即由中药马钱子、细辛、草乌各3克,浸入西药煤酚皂溶液,加水配成60/100ml、80/100ml或100/100ml溶液200毫升中,泡7天后,按神经性皮炎局部病灶苔藓化程度取不同浓度药液外搽。又如鸡眼散由水杨酸50克、广丹3克、苯唑卡因2克、白糖2克组成,用于游风湿注、黄水疮、脓窝疮等的樟丹油膏由锌氧粉、东丹、樟冰、凡士林组成。又如用于阴寒着骨之脓肿的提毒祛腐名方乌金散,凌云鹏去升丹改用雷佛奴尔0.5克研匀敷用,其去腐之力较原方稍逊,但对于忌汞者却宜。目前,此类中药、西药混为一体的外科外用药物治疗方剂有日渐增加之势,值得很好地注意与研究。

    (二)中药制剂加新型赋剂制成的油膏已普遍应用于临床。如金黄膏即是如意金黄散调以凡士林,成20%软膏用于阳证肿疡,有时亦可加入硫桐脂10%,以增强疗效。这类方药贮藏和使用方便,疗效可靠,临床使用越来越多,如冲和膏(8/10凡士林,2/10冲和散),玉露膏(8/10凡士林,2/10玉露散)、圆阳玉龙膏(8/10凡士林、2/10回阳玉龙散)、红灵丹油膏(凡士林300克、红灵丹45克)等等.

    (三)敷用时中西两法结合。或中药制剂外用,再加西法覆护,或西药制剂中掺以中药等。张山雷早已提倡此法,现在临床上施用更多。中医外科制备的各种掺药及捻剂等,用于消、腐、收各有分寸和功效,确为其长;西法各种抗菌素软膏加以药棉、纱布等外护,亦有其优,结合使用,确是“互济互美,呈功尤捷”。

    (四)传统的外用中药,采用西药制备方法,加以临床应用。如中药制备的注射针剂用于穴位注射外治,效果甚好。还有外用之酊剂、油剂、油膏等剂型,都发展很快,是中西医外用药剂结合中一项重大的进展。这类药剂的应用,一者改变了中药传统的外用药习惯,二者使中医外科外用药提高了疗效,三者为中医外科治疗学开阔了新的途径,是一项很有意义、很有前途的工作。

    (五)中药外治结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面亦取得了日新月异的进展。如治疗白癜风用50%制斑素(补骨脂)注射液外涂,加紫外线照射,较日光疗法更进一步。取红砒粉6克,加水400毫升搅匀,放入密封器内,加热沸腾,将放出的蒸气,对准病灶熏治的红砒气熏疗法,用于瘰疬(淋巴腺结核)效果良好。顾伯华应用验方疯油膏薄涂患处,然后用电吹风烘患都20分钟,每日1次,疗效有明显提高。其他如电疗、针挑机、激光也都开始用于外治。这些外科新技术、新疗法的透用,无疑会给中医外治法以新的推动力,使中医外治法孕育着新的突破。

    三、发展前途,大有希望

    展望中医外治法,其大有发展希望的途径有四条。

    (一)继承古代丰富的外治的医学遗产,从古人外科专著中整理和总结外治的经验,发掘出外治方面有实用性和研究价值的医学瑰宝,为当今中医外治法的发展服务。在这方面,一要整理,二要发展。在整理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更好地进行整理。要体现中医外治的特色,就必须继承和整理,要使中医外科更具特色,就需要提高和发展。用整理的手段,达到发展的目的,才是我们在进行中医外治探讨中一个重要的课题。

    (二)认真总结存在于民间的中医外治经验。活跃在中医外科战线上的广大民间医务人员,他们或承家传,或因师授,或同事研讨,或毕生摸索,往往有一技之长,一己之得,身怀秘诀,甚为可贵。解放以来,收集验方、秘方数以万计,当前的主要问题是介绍的多,研究的少,数量繁杂,难以适从。—方、—药、一诀,固然很珍贵,但散漫无章,鱼目混珠,泥沙俱下,就是闪光的珠宝,有时也会淹没。故亟待我们花大力气去做大量的工作,分析、验证、研究、推广,这也是发展外治法的重要途径。如赵炳南的熬药疗法就是吸取民间医生经验发展而成的。

    (三)吸取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医学,是发展中医外治更为广阔、更有前途的一条途径。如激光在外科领域的应用,与中医经络系统结合,就使之更具有我国外治的独特色彩。目前临床上已经运用了不少外治机器,用机械操作代替手工操作。小型电子治疗器已用于牙痛、咽痛、粉刺、皮肤病的辅助治疗,而特定电磁波治疗器,用于湿疹、脂溢性皮炎、牛皮癣、脚气、冻疮等,功效显著。

    (四)从近人临床实践和著作中,将有关中医外治理、法、方、药的宝贵经验汇集起来。纵然这方面的资料零星、散乱,缺乏系统和规范,但只要认真地加以收集、整理、总结和提高,就一定会对外治法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只要广大医务人员团结一致,发奋努力,一定会开创出一个崭新的局面来。

    第二章、外治法基本作用原理和特点

    第一节、外治法基本作用原理

    外治法种类繁多,各具其作用原理,但总的来说,是施行各种外治手段于人体体表局部或穴位,以达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活血化瘀等,使失去平衡的脏腑阴阳得以重新调整和改善,从而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外治法基本作用原理大致可分为两类:

    一、直接作用

    直接作用是以药物敷贴、熏洗、蒸气吸入、离子电导等使其通过肌肤、孔窍、经穴等深入腠理、脏腑,以达周身。直接作用可使中药的化学成分,刺激皮肤感受器,发挥某些化学作用;也可以使药物渗透、吸收和经络传布,发挥药物“归经”,达到“以气调气”的作用。实际上,有与内服药一样的效果,不同的只是给药途径的不同。

    二、间接作用(或称辅助作用)

    间接作用就是除了药物以外,还有辅助的温热刺激、机械物理刺激等作用,不仅加快了药物的渗透、吸收和传播,而且可因各种刺激而使气血运行通畅。某些物理作用还可使机体产生不同的效应,如,电磁场效应、生物光效应等。

    清代,吴师机治阴症者除用炮姜、附子、肉桂、麝香、吴萸末,包裹放入脐内,上盖生姜片、葱根外,另用熨斗熨之,或烙铁烙之。吴氏认为,是逼药气入肚也,而这些烙或熨,正是间接作用之理。现代,人们治疗风寒湿痹,除用以药末成散还另加一些与氧便产生氧化作用而放出热量的化学药品,如山东朱氏药业集团研制生产的止痛热敷贴,便是利用这些作用原理而制作和应用的。

    第二节、外治药物吸收机制

    人是一个整体,虽内外有别,但其间必然存在着一种特殊的联系。这种建立特殊联系的通路正是经络。经是主干,是通往周身四肢的要道;络是分支,是网络系统,由正经、奇经、支络、孙络等组成。其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才得沟通内外,贯串上下。它将内部脏腑同外部的各种组织、器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人体各部分的功能保持着相对的协调和平衡。如《灵枢·海论》中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指出了经络内联外络的生理功能。同时,还运行气血,周流不息地传注输布给全身各部组织、器官,使之得以濡养而司其正常活动。机体在病理状态下,经络则又是病症的反应系统。如病者咳嗽、喘息、胸闷等,归属于手太阴肺经症候;而齿痛、鼻衄、颈肿、喉痛等,归属于手阳明大肠经症候。可见,各经所属脏腑及其在体表的反应,主要依靠经络保持着内在必然规律,内脏病症的体表或某一特定部位的压痛或反应点等异常反应的出现,如肾病目肿、肝病目黄、心病足胀等,而经络病迁延不愈也会传入内脏。因而,人体内外之通达、气血之运行、阴阳之平衡无不与经络息息相关,经络的特殊联系正是外治所能奏效的途径。吴师机《理瀹骈文》中明确指出:“外治非谓能见脏腑也,然病之所在,各有其位,各有其名,各有其形。位者,阴阳之定也;名者,异同之判也;形者,吉凶之兆也。位不能移也,名不能假也,形不能掩也,此即脏腑之告我者也,外也皆内也。按其位循其名核其形,就病以治病,皮肤隔而毛窍通,不见脏腑,恰直达脏腑也”。

    常用中药外治法的药物吸收部位,主要归纳为皮肤、鼻腔、口腔、直肠等部位的黏膜及肺部、眼部等处。

    (一)皮肤吸收

    中医皮肤给药的特色在于经穴外敷。以敷脐法为例,脐又名“神厥”,内联十二经脉、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近代研究表明,脐局部无皮下脂肪,表皮角质层较薄,药物易于穿透,而且脐下两侧有腹壁下动脉和下静脉,布有丰富的血管网。因而,药物经皮肤吸收途径,主要通过表皮角质层细胞、细胞间质及汗腺、毛囊、皮脂腺等,某些药物通过一种途径,多数药物可通过多种途径吸收。中医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创用了多种可以改善皮肤对药物吸收条件的方法,如药熨法和药摩法可提高皮肤温度,降低皮脂温度,加快局部血液循环而促进药物的吸收。熏洗法可湿润皮肤,增强角质层的水合作用等。

    近年来皮肤给药新剂型不断问世,如山东朱氏药业集团研制生产的透皮涂布剂——肤润洁皮肤抑菌液,是利用药物中含有透皮吸收的促进剂,可使药物呈分子或亚分子状态均匀地分布于基质,而迅速、均匀地透皮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巴布剂具有较好的保湿性,易使皮肤角质层软化,无橡胶硬膏的皮肤过敏反应,生物利用度高。如根据中药透皮给药系统研制成的坤福堂远红外理疗贴具有扩散层、活性物质胶体、微孔膜和含药粘附层等4层结构,药物释放可持续24h。同理,新近研制的治疗高血压的可乐定贴片等均属控释给药体系,这些剂型的研制,既促进了外用药物的吸收作用,又可保持血药浓度的稳定,延长了药物作用时间,无疑是外治法的一大进步。

    (二)鼻腔吸收

    中医鼻药法历史悠久,无论是取嚏法、喷鼻法,还是滴药法、塞药闻药法等都是通过鼻黏膜的吸收途径。国外研究提示,鼻黏膜有反射作用,当刺激有关部位时,可产生生理上和治疗上的效应。鼻黏膜表面积约为150平方厘米,其上分布丰富的血管,鼻黏膜上的纤毛又增加了药物吸收的有效表面积。因此,鼻腔用药也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三)口腔吸收

    口腔给药是指“噙化疗法”,它是使药物在口中慢慢含化而被吸收的,可在舌下和两颊两处吸收,所用剂型有膜剂和舌下含片两种。因口腔黏膜血管发达,药物可在黏膜表面溶解扩散,经毛细血管吸收进入血液,因而口腔黏膜对某些药物吸收较快,有时仅次于静脉注射及吸入气雾剂,如中药麝香酮舌下含片、心绞痛宁舌下含片等通常均可在几分钟内缓解心绞痛。

    (四)肠道吸收

    肠道给药,主要依赖药物溶于直肠分泌液中,然后透过黏膜而被吸收。

    (五)肺部吸收

    肺部给药的快速吸收,主要是通过吸入气雾剂实现的。药物雾化成粒径为0.5〜1μm的微粒,经口腔喷入,可直达肺泡囊,不但能迅速起局部作用,也可迅速吸收而起全身作用。其吸收速度,甚至不低于静脉注射剂。

    肺泡是空气-血液进行交换的场所,它的特殊解剖结构使肺成为一个巨大的吸收部位。人的肺泡总数约为3〜4亿个,总表面积可达100平方米左右,而肺泡细胞间隙中存在致密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两层膜间隔仅为0.5〜1μm,这样,肺泡内的药物就很容易进入血液循环。此外,到肺泡的毛细血管总面积约达90平方米,通过肺的血液循环量很大,这些都是导致药物可被肺部迅速吸收而发挥全身作用的重要因素。

    (六)眼部吸收

    文献指出,药物滴入眼结合膜囊后,可通过结合膜到达更深的部位。因为结合膜中有很多血管和淋巴管,当受到外来物体或化学刺激时,通常血管就会扩张而加快药物的吸收。亦有认为点入眼内的药物可经由鼻泪管而被吸收,分布于全身。以上是否是眼部给药治疗眼部以外的疾病药物之吸收机制,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以上研究,充分体现了中医外治法所谓特殊的“药物穴位效用”或者独有的孔窍给药,都有其理论基础,表明施用外治药物能够迅速经皮肤、黏膜等处的滲透扩散、吸收入血的可靠性,也为今后进行外治药物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借鉴。

    第三节、有关外治法的实验研究

    外治法之所以能防治疾病,增进健康,是因其具有与内治法同样的基础,大体有抗菌、抗毒作用、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调整各系统组织器官、血液的功能等。

    一、抗菌、抗毒作用

    现已经药理学研究证实,许多中草药均有抗病毒、抗细菌的化学成分,如黄连、黄柏、黄芩、大黄、茶叶、金银花、当归、白芍、蒲公英、大青叶等至少有上百种。因而,某些药物直接用于局部患处可起良好的防治效果。我们日常应用食醋空气消毒,主要是食醋有抗流感病毒作用。有人用黄连液滴鼻防流感也是同样机理。把黄连、白头翁、乌梅煎药灌肠治痢疾,也是因为这些药物有抑制或杀灭痢疾杆菌的作用。同样,烟熏、药物蒸气吸入,药物喷雾、药物穴位注射都有直接或间接地抗菌作用。

    二、提高机体免疫作用

    无论是药物外敷、吹鼻,还是针灸、手法、按摩、气功等,在很大程度上主要是发挥机体防卫功能的结果。用甜瓜蒂粉末吹鼻治疗病毒性肝炎,发现用药后能提高机体细胞免疫能力,有退黄和改善肝功能的作用,使淋巴细胞的转化率和绝对率均明显增高。针灸对机体体液免疫中抗体形成有促进作用,针灸后使血清甲、乙、丙种球蛋白数量增加,并可显著地提高血清中的凝集素、间接血细胞凝集素和沉淀素等特异性杭体的效价。针刺还可增加血液的杀菌能力,使备解素和调理素显著增加,能促进机体T淋巴细胞增加,可使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增强。在病理状态下,针刺对白细胞总数有不同的影响,这与原有水平的高低和虚实有关。其低者可升,其高者可降,具有调整作用。施灸也可使白血球数增加,嗜菌能力增大。

    综上说明,外治法的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表现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不同程度增强网状内皮系统机能活动,增加体内各种特异性抗体及非特异性抗体等作用而实现的。

    三、综合调整作用

    (一)对血液调整作用:针刺对影响血液各种成分的改变有调整作用;熏蒸、热浴、烙熨等不仅具有物理温热刺激,而且也因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对血液成分起到调整作用。同样,药物的调整作用更是主要的。

    (二)对器官和组织的调整:温水泡脚可促进大脑皮层进入抑制状态,有利于睡眠。压迫耳廓一定穴位,可使胆液分泌增加。超声针能促进胃泌素释放。矿泉浴不仅能有温热的作用,而且有机械、化学和放射性元素的作用。温热刺激加速了血液循环,提高了新陈代谢,矿泉浴水中诸多化学元素对人体大脑、肌肉、细胞不无作用,某些放射性元素如氡,还在浴后不断产生放射线,对人体发生作用,使机体代谢、免疫功能增强,心血管、神经、消化等功能得到调节。其他如气功、导引、按摩、针刺、灸疗等更是具有多种功能,已有专著介绍。

    第四节、外治法的特点

    外治法与内治法虽则施治方法不同,但所据基础理论是统一的,疗效上二者相差无几,在不同疾病上二者各有千秋。此外,外治法尚有方法众多而奇特、应用范围广泛、操作简便、易于普及等特点是内治法所不及的。

    一、方法众多而奇特

    外治法历史悠久,经过漫长岁月和历史的验证,不断总结和创新,方法日益增多,有些疗法已涉及到医学的最新前沿,如:针灸、气功等。有人研究气功机理时发现气功师发射的外气中除有红外线等物质外,尚有一种生物光辐射,这种光辐射可用以治疗某些顽疾。从种类上看外治法,目前至少也有百余种,当然,有些方法则是原有外治法的延伸、综合或交叉的结果。以针刺法为例:除体针外,已有手、眼、耳、鼻、舌、足针;针刺藉以物理方法已在古代燔针(火针)的基础上发明了电针、电热针、电磁针、铱针、超声针、激光针等等。由于方法众多而奇特,对人类疾病就有了更多信手施治的手段,也为某些难治之症打开了通往禁锢的大门。如有人用具有放射性的铱针治疗乳腺癌术后的复发;用“三品一条枪”涂敷可切除早期宫颈癌;癌症加热疗法经加热后可使癌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或使瘤体消失;阴疽膏外涂皮肤癌可使癌组织坏死……

    二、应用范围广泛

    外治法目前已广泛用于临床各科,尤善“去凝结之邪”,治“有形之病”。仅药物贴敷一种方法就可治疗数百种疾病,如面瘫、高热、疟疾、咳喘、腹痛、神经痛、夜尿症、尿潴留、腹水、高血压、心绞痛、风湿痹痛等。而且,像气功、按摩等法不但可用于治疗,还可用于强身健体。

    三、操作简便

    一般外治法药源广,无须特殊的仪器和设备。如:小儿鼻衄不止,信手将食用大蒜数瓣捣碎贴足心;腹痛急剧,用食盐加葱根(切碎)炒热熨腹部;笔者神经性头痛如锥刺,扪及胸锁乳突肌后缘有一压痛点,顺即用麝香虎骨膏贴穴,当日即愈。其他诸如呃逆压少商或翳风,急救捏人中、涌泉,头痛按风池,流涕摩迎香,更是方便之至,手到病除。

    四、易于普及

    外用药一般不受药物剂量的严格限制,加之家庭食用菜蔬皆可自作剂型。因而,家庭、旅行均可釆用。又由于方法简便,一看便会。例如:家庭入厨葱、姜、蒜、茴,都能作为药来敷贴,肚脐、足心这些浅显穴位一提便知,何况,医者无有不知常用穴位者,因此,易于掌握和普及。其他如经济、安全、有效等不再赘述。


    第三章、外治法应用原则

    外治法是祖国医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必须遵循以中医学基本理论为指导,灵活运用中医学各种治则,并要注意采用综合治疗措施,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等。

    第一节、中医学基础理论为主导

    由于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各部分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的联系,把脏与脏、腑与腑、脏与腑、脏腑与体表器官等紧密地联系着。因而,虽然外治于表,而实质也在于治里。治表,在于透发、渗透、疏通等,使阴阳达到相对平衡。如:痄腮一证,虽有颊腮红肿,但有身热口干、大便秘结,此系风热壅滞颊腮之故,“取赤小豆70粒,为末,敷之而愈”。也就是说,要处理好局部和整体的关系问题应视为外治法应用中的首要原则。

    第二,要遵循辨证论治的原则。因为辨证在于求“理”,论治在于求“法”;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才是辨证前提下的治疗方法和手段,无辨证无从谈以论治,当然无论治,辨证也是一纸空文。故在应用外治法时,切切不可忘却,“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塞因塞用”等各科都必须遵循的法则。

    第二节、灵活运用中医治则

    众所周知,中医学“天人相应”的自然辨证观,不仅是人赖以自然而生存的条件,而且又都受自然环境影响使之病。既有自然环境的因素,施以各种治疗(包括外治)就必然要注意到自然因素、人的因素等,即就是因人、因时、因地而异,不但要区别长幼、男女、体质虚实,而且要观察季节、时间和地域,从诸多外治法中择其最佳者从之。

    另外,同样要应用“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原则。寒性腹痛,无论什么原因所引起,都可用吴萸、生姜之类贴敷或热熨,以达温经散寒之功效;热郁性腹痛,则可用川黄连粉、大黄粉调敷以泻热解毒。一穴可据辨证不同施以不同之药,一药亦可因不同归经而用于不同经穴。同理,一法可治诸多病症,也可依理对某一病症施以各法。如,灯芯草爆灸角孙穴可治痄腮,亦可以治鼻衄;涌泉穴敷大蒜对鼻衄有效,对虚火牙痛也有良益;风池穴贴敷可结合手法按摩,按摩时同样亦可以借助散、膏、丸之类,然后再行手法。这就充分体现了中医药辨证施治的灵活性。

    第三节、重视综合治疗

    疾病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正邪斗争过程。某些病,尽非一方一法所能取效。因此,应用外治法和强调内病外治,就是重视综合治疗之举。古人治病,一针、二熨、三服药,既指出了治法选用的先后,也指出了综合治疗的必要性。

    一、外治诸法的联用

    外治方法很多,可依据病情急缓、病程长短、疾病难易适当联用。如抢救晕厥,首先施以手法急掐人中穴,然后进行针刺并用艾灸,如不效,再用开关散搐鼻取嚏,以使其治愈为目的。

    二、传统的外治技术和现代技术相结合

    传统的外治技术,如刮痧、挑治、割治、火针、导药、吹喉等技艺很多,可与现代技术(包括现代医学技术)进行有机地结合,不仅能使传统技术得以继承,而且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使之发扬,结合起来,用于外治,如穴位结扎、中药电导、冷冻针灸等,使适应证更加扩大,疗效更优。

    三、外治与内治结合

    内科某些病证,是用外治以“急则治标”,亦应与内治法结合以“缓则治本”,这里并不排除外治法也有标本兼治之意。如有人用汤匙刮治颈项、背穴可速降血压,但也须辅以中药内服,可能对巩固疗效或治其根本不无好处。另有人对80例胆石病人采用单用中药、耳压、中药加耳压法分组对比观察,结果表明:中药加耳压法总有效率及治愈率均高于前二者。因此,临症用法,应视病情而定。

    此外,外治诸法也有相应的适应范围及禁忌。


    第四章、外治法分类

    外治法包括内容很多,大致可概括为药物疗法、物理化学疗法、手术疗法、手法及针灸、拔罐五大类。

    第一节、药物疗法

    一、敷贴法

    敷贴法是将散剂加上溶液外敷或用药物(鲜用)捣成糊状贴敷,或用药物煎煮装入袋中,局部温热敷等。调敷散剂一般多用开水,也有用其他溶液调敷。如,若加强清热解毒可用鲜野菊花叶、金银花叶、蒲公英全草等捣汁;欲活血化瘀宜用酒;软坚散结宜用醋;疏风解表散寒用姜、葱、韭、蒜捣汁;缓和药性,润泽肌肤宜用植物油、猪油、蜂蜜等。

    急性、阳症,多用清热解毒、祛风疏表、活血化瘀类汤(散),如清瘟败毒饮(散)、银翘解毒散、金黄散等。慢性、阴症,多用温经散寒、通阳化瘀类汤(散),如四逆散、吴茱萸汤、阳和汤等。另外,也可用膏药、软膏、胶膏(伤湿止痛膏、祖师麻止痛膏、麝香虎骨膏等)敷贴;还可用掺药法,即是把药物研成细末,掺在膏药或软膏、胶膏上敷贴患部,或直接把药末撒于穴位上(如肚脐)外覆盖胶布或纱布。

    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学科交叉变得更加必要,利用声、光、电、磁等原理配合中药敷贴治疗的方法不断出现。随着制药技术的进步和药用新辅料,特别是高分子药用材料的应用,除了传统的敷贴剂型外,涂膜剂、膜剂、巴布剂、贴膏、贴片等经皮给药新剂型不断出现;并对中药敷贴经皮给药透皮特性、影响因素和吸收机制等进行了研究,以揭示中药敷贴经皮给药这一古老给药方式的科学内涵,赋予其新的生命力。详细内容可参看拙著《穴位贴敷疗法》。

    敷贴要穴

    劳宫

    劳宫穴属于手厥阴心包经。《内经》中有“心不受邪,包络受之”之说,贴敷本穴,能清心火、搜风通络、解表散寒,主要用于上焦(心肺)疾患。如《肘后方》“治中风口歪,用巴豆七粒,去皮研烂,歪左贴右手心,歪右贴左手心,并以暖水一盏,握置手中,须叟更正”的记载。另外,治阴茎易举,用元明粉调敷两掌心,相互擦之,可治强阳症。

    涌泉

    此穴作为下焦病(肝、肾、生殖泌尿系统)的重要穴位。因为“涌泉”穴属足少阴肾经的起始穴,就是肾经的“井穴”,其治病颇多,可用于厥证、鼻衄、惊风的急救,又能用于实热、虚火之头热证,此穴起着引火归原、温热回阳、救逆解危之效。如《串雅》及《万病回春》载有“鼻血不止,可取蒜一枚,捣泥贴涌泉穴,左鼻出血贴右足心,右鼻出血贴左足心,两鼻俱衄,则两足同时敷贴”。又《外治寿世方》中治“痰厥用生附子、白芥子研末姜汁调敷两足心穴”;又用“山栀末、祧仁泥、麦粉、鸡蛋清调敷贴两足心,以治急惊风壮热”等等。

    神阙

    人体十二经脉,始自手太阴肺经,而手太阴肺经又起自中焦,下络大肠,环循胃口,上膈属肺……经气的运行,如环无端,胃为水谷之海,冲脉为经脉之海,冲、任、督一源而三岐,总理人体诸经百脉。本穴属于任脉而位属中下焦之间,有承上接下的作用。历代文献认为,神阙穴主治百病,补虚泻火,可升可降,无所不应。因而,本穴是统治上、中、下焦疾病的常规主穴。

    此外,如囟门、大椎、陶道、身柱、肺俞、膏肓、天突、膻中等,可据病情适当选用。

    有些经外奇穴,如牵正穴(耳垂前0.5〜1寸)、血压点(第六颈椎棘突下旁开2寸)、定喘(大椎穴旁0.5寸)、结核穴(大椎穴旁3.5寸)、四缝穴(第二、三、四、五指掌面,近端指关节横纹中点)、十宣(两手十指尖端,距指甲0.1寸)等,都可作为敷贴选穴。

    二、熏洗法

    熏洗法是用药物煎汤乘热浸渍或熏洗患处或手足的方法,借温热作用使药物渗透入腠理孔窍。临症可辨证处方,也可单用新鲜草药或食醋,适于痹证、痛证、痿证及内科各病症的辅助疗法。如,胸痹心痛,除辨证内服药物外,药渣即可煎水熏洗下肢,起到疏经通络、活血化瘀的作用;用金银花叶、紫花地丁、细辛等熏洗可清热解毒、疏风解表;常用防风、贯仲熏洗可防感冒;用吴萸、罗布麻叶、丝瓜络、豨莶草煎汤熏洗可治疗高血压等。

    三、滴药法

    滴药法将药物制成水剂或油剂滴入耳内或鼻内。

    (一)滴鼻:先拭净鼻涕,头稍后仰,将药液滴入鼻内,稍按揉。有疏风祛邪,芳香通窍作用的,如,黄连素滴鼻液;有扶正祛邪,滋润黏膜作用的,如苁蓉滴鼻液、蜂蜜滴鼻液等。

    (二)滴耳:先用3%双氧水清洁外耳道,揩干,将药物滴入。

    四、吹药法

    吹药法将药物研成极细末,吹布耳、鼻、喉腔黏膜,以达到治疗目的。

    (一)吹鼻:清洁鼻腔,将药粉吹入。

    (二)吹咽喉。

    (三)吹耳。注意耳内吹药不宜过多,以防堵塞耳道。

    五、舌下含药

    舌下含药是将药粉或丸剂含于舌下,使其有效成分溶化,浸润而发挥疗效。

    六、含漱法

    含漱法是用药液漱涤口腔,有清洁局部和清热解毒或收敛作用,如漱口方、儿茶液等。

    七、蒸汽吸入法

    煎煮药物时,用口鼻吸取药物蒸汽,或用特制的雾化器将药末加水烧蒸,雾化吸入。

    八、气雾喷雾法

    用中药制成溶液,安装医用小型喷雾器,对准口咽喷雾。如胸宽气雾剂,具有宽胸理气、祛瘀止痛之效,用于心绞痛。

    九、闻药法

    闻药法是把药物制成粗末,点燃,或研细粉直接让药味闻入口鼻。笔者曾用川芎、白芷、荆芥、薄荷、羌活、藿香、防风、细辛、冰片等闻药预防感冒,用中药制成药香让患者闻吸,治疗各种牛皮癣4000多例,治愈率达84%。

    十、灌肠法

    灌肠法是用药液或粉剂冲入水分,通过灌肠器直接注入直肠或直肠滴入。目前已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慢性结肠疾患、直肠肿疡、急腹症等。

    此法的优点是:1.泻下作用可荡涤体内某些滞留毒素及其产物;2.中药离子可经结肠黏膜吸收,改善血液循环和产生相应的药理作用。3.中药某些成分可改善肠道酸碱度。4.药液经结肠黏膜吸收,其有效成分可避免消化液之破坏,且可避免病人服药的呕吐反应。

    方法:先令患者排空大便或用番泻叶水或茶叶水(5%500毫升)清洁灌肠,以利于药物与病变面的接触。药液一般39〜40℃,不宜过冷或过热刺激肠管,以免影响药物存留时间。然后让患者取左侧卧位,垫高臀部6〜10厘米,用导尿管插入肛门20〜25厘米,再将药液缓缓灌入或滴入。当药液灌入后,即令患者仰卧、向右侧卧位各10分钟,以保留4小时为佳。

    十一、中药电离子导入法

    中药电离子导入法是把中药煎液应用直流电离解,将其离子定向导入机体而发挥治疗效果。国内各地,已生产有电离子导入治疗机,主要适用于骨质增生、腰肌劳损、各种风湿、类风湿、神经痛等。

    本法治疗作用主要是:1.药物离子从人体经穴透入,可借经络系统的通路直达病所,发挥其效能。2.药物离子从穴位透入,借经络的兴奋性和传导性发挥治疗效能。3.药物凭借经络的循环周流全身。4.直流电能可发挥温热刺激作用。

    十二、药枕及药用衣被

    药枕是将具有清肝、疏风、解毒、除湿等药物(如:桑叶、薄荷、菊花、夏枯草、灯芯草、蚕砂、柿叶、藿香、竹叶、荆芥、公英等),辨证处方,直接装成药枕或做成药包装入枕芯而成。药用衣被是用中药煎液浸泡布料或代布料而成。此法虽则疗效不很确切,但至少是一种外用辅助疗法,将待进一步去证实。

    十三、香囊佩带法

    香囊佩带法是将药末置于布或绸袋中,佩挂胸前或装入贴身衣袋内。古人早已用之辟秽杀虫,如长沙马王堆出土的香袋;唐·孙思邈《千金要方》中的绛囊等,均有“避疫气,令人不染”之效。

    十四、粉身法

    粉身法是将中药碾成极细粉末,酌加香粉扑洒身体或腋窝、腹股沟、腘窝等处。

    十五、中药热熨法

    中药热熨法是采用药物和适用的材料经过加热处理后,敷熨于患部的一种治疗方法。

    (一)盐熨法:适用于风寒腹痛、小腹冷痛、慢性腹泻、关节酸痛。

    用食盐放锅内文火炒至极热,取一半装入布袋内,扎住袋口,放在患者疼痛局部来回热熨,待冷后换另一半热盐装入袋中交替使用,每天1〜3次,直至痊愈。

    (二)麦麸熨法:适用于食积腹痛、胸膈胁痛。

    将麦麸1〜2斤,炒热熨。法同上。

    (三)葱盐熨法:适用于肚腹冷痛、小便癃闭、腹泻、痛经、产后腰背痛、轻症跌打损伤等。

    用盐1斤,葱1斤。将葱切成细末,与盐入锅微炒热,装入袋内热熨。

    (四)生姜熨法:适用于心胸痞满、胃气虚寒、痰饮积滞、消化不良、呕吐腹泻、寒湿痹痛。

    用生姜1斤,捣烂装入布袋内,放病变部位,上置热水袋熨1〜2小时。

    (五)艾葱熨法:适用于子宫寒冷、白带增多、风寒痹痛。

    艾叶鲜葱各1斤,捣烂炒热装入袋放患处,上用热水袋反复熨1〜2小时。

    (六)韭菜熨法:适用于跌打损伤后红肿胀痛,方法同上。

    总之,可依据病情,自拟处方,也可用内服处方的煎药残渣装袋热熨患处。此法主要是借助温热之力,将药物透皮入里,循经运行,内达脏腑,起到疏经通络、温中散寒、畅通气机、镇痛消肿、调整脏腑阴阳的偏胜的作用,从而达到治病目的。

    第二节、物理化学疗法

    物理化学疗法是利用物理学的声、光、电、磁及化学药剂单独或与中药共同作用于人体体表或经穴进行治疗的一种方法。这种疗法不仅用于治疗,而且广泛用于诊断,是展现传统医学和现代科学相结合的创举。

    一、矿泉浴

    我国有上百处温泉,从古至今已对人类健康起到了良好的医疗康复作用。据资料显示,很多温泉水中含有不少的阴阳离子和微量元素,如钾、钙、镁、铝、硫、氡、锌等,主要是以温热、机械、化学和放射性元素等作用实现治疗目的的。有较多的适应证,如风湿、类风湿、神经肌肉痛、瘫痪、中风后遗症、慢性消化道疾患、肌萎缩等,但对高血压眩晕、心血管疾患当慎用。

    二、足浴

    谚语有谓:“晨起三百步,睡前一盆汤”。足浴就是用热水或中药煎水泡脚,有促进气血运行、温煦脏腑等作用。

    三、日光浴

    日光浴是利用日光照射人体的方法。日光中的紫外线、红外线不仅有灭菌作用,而且光能促使血液循环加速。古代《本草纲目拾遗》中专门记述了日光浴的作用。

    四、癌症加热疗法

    这是近年开展起来的一种对癌症治疗的有效手段,是采用癌症加热器将癌组织的温度加热到42.5℃以上,持续40〜60分钟,而癌组织周围的温度不超过42℃,尽量消灭癌组织内存在41℃以下的冷点区。加热方法有局部加热和全身加热两种,局部采用短波透热、微波照射加热、位相控制电波列阵照射;全身加热主要是采用体外循环将股动脉血引入人体外循环机构,以热交换器加热,再用血液泵,将加热后的血液送回静脉,同时静脉注射抗癌剂。

    五、坎离砂疗法

    坎离砂疗法是利用醋酸和氧化铁作用后所生成的热能作热源,将药物趁热效应传至机体而产生治疗效果。

    坎离砂的制备:防风250克、透骨草250克、川芎50克、当归190克(也可根据病情需要另组方),食用醋或2〜3%的冰醋酸3000毫升,清水3000毫升,净铁末50公斤。先将防风等四味药捣碎,加醋和清水煮沸,30分钟后过滤,然后倒入强火煅烧1〜2小时的净铁末内(过筛后取直径2毫米左右者)搅拌均匀,冷却干燥后备用。

    用法:取坎离砂倒入盆中,按每750克加醋40毫升的比例拌匀,然后装入布袋或毛巾袋中外加包裹,等温度达到60℃以上时即可应用。局部需垫厚布或毛毯,以防烧伤。治疗时间约1〜2小时。适于痹症(寒湿)、神经痛等。

    说明:每次用过的坎离砂可反复应用10〜15次;保存本品宜干燥、密封,以防潮湿失效。

    六、超声疗法

    用工程技术方法研究生命科学是当今科学发展的重要方向,而现代生物医学超声工程学是工程技术新浪潮中的一支劲旅,它是超声物理学、现代电子探测技术和生物医学相互渗透的新兴的边缘学科。

    近年来,超声治疗一直是重要的物理疗法之一,已广泛应用在治疗各科疾病中。另外,结合中药口服,超声治疗排除肝胆、肾结石等颇具特色,超声雾化器、超声温热器、超声人工肾对治疗相关疾病起着良好的辅助作用。而且,利用超声透热治癌被认为是继外科手术、化疗、放疗之后的第四种治癌方法。

    七、激光疗法

    激光技术被认为是近些年最重大的四项科学成果之一(原子能、半导体、计算机、激光)。它是在高度发展的综合性科学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现代原子理论、量子理论、光学和电子技术高度综合的产物。近年,激光治疗在我囯发展较快,已将氦氖激光、二氧化碳激光、红宝石激光、氮分子激光、氩离子激光、掺钕铝石榴石激光、钕玻璃激光、氦镉激光、染料激光等用于临床治疗(有的并用于诊断),如氦氖激光治疗大脑发育不全、痛经、女阴白色病变、银屑病等;氩激光治疗口、咽部血管瘤;二氧化碳激光治疗颅内肿瘤(神经胶质瘤等)、喉癌等。

    这一先进技术已和传统医学结合,创制了激光针和激光灸。利用激光的具有单一波长,光束能将其能量高度集中一点的选择“靶”的能力,在一定选穴上进行针灸。

    八、磁穴疗法(又称磁疗)

    磁穴疗法是在祖国医学经络学说及磁石治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它利用磁场对人体一定穴位、痛点或部位产生一定的生物磁效应的原理来改善和恢复机体失衡的阴阳状态,以达到治疗目的。实验表明,在磁场作用下白细胞活跃、吞噬功能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提高,有明显的镇痛和消炎作用。另外,磁疗可调整人体机能变化的作用以及磁场的旋转作用,放出微弱高频生物电流,有益于人体抵御外邪侵袭。常用的磁疗方法有:贴磁法、旋转法、震动法、电磁法、磁电法、磁针法、磁水法、磁椅(床)、磁热法等。

    山东朱氏药业集团研制的磁疗贴采用远红外微粉、磁片、医用胶及背衬层组合而成。磁片微能够吸收人体自身辐射的能量并直接发射远红外线光波,从而达到改善微循环,增强肌体细胞活力,加强代谢作用的特点,再配以药疗物理疗法,直接贴敷于患部,能有效促进患部血液循环,从而激活细胞组织、提高代谢机能,以达到快速止痛,防止疼痛复发的治疗目的。

    九、生物反馈疗法

    生物反馈是一种新的心理行为治疗方法。它通过反馈仪把人体的某些生理信号(如脑电、肌电、皮电、皮温、血压等等)以视觉或听觉信号的形式反馈给人体,然后通过信息来主动控制这些生理信号的变化,以达到治疗目的。

    生物反馈疗法对头痛、神经衰弱、高血压、胃溃疡、雷诺氏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胃肠神经功能紊乱、儿童多动症、周围神经损伤、上运动神经元疾患、脊髓外伤等均有较好地疗效。此疗法无需服用任何药物,使用仪器无刺激性,故而具有安全可靠等特点。以目前临床使用的肌电生物反馈为例,它采用肌电机将局部组织、器官微弱的功能放大成波形和声,再通过各组织、器官将信息传到相应的接受区,再由接受区将接收的信息传递给相应局部。

    十、音乐疗法

    音乐疗法是运用现代技术把音乐、色彩、气息、空气负离子等多种手段融为一体的综合疗法,它可通过人的视觉、听觉、嗅觉等把各种感觉信息传入大脑,又反馈作用于各组织器官,全面调节组织器官功能,用以治疗多种疾病。实际上,这种疗法是根据古代五声音阶、五志(喜、怒、悲、思、恐)与人体五脏功能相联系的机理而进一步发展。现代不少研究表明:音乐确使呼吸平和、心跳有节奏、神经得以调整、肌肉增加力量等。当然,必须有针对性选择乐曲。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人们又创用了与音乐同步的音乐电流治疗疾病,有人称音乐电疗法。是把音乐信号通过换能、放大、升压而调制输出一种正弦脉冲电流,其波形、波幅和频率可随音乐变化而变化。这种音乐电疗具有声、电两种物理因素的同步作用,它既有音乐心理同步作用,又有音乐电流的刺激作用,使心理治疗与物理治疗有机地结合一起,突破了以往单一的理疗模式。治疗时,患者一边用耳机听音乐,同时用三块电极板将音乐调制的电池按中枢解剖部位、局部或经穴位导入人体,可因人、因病、因疾病的不同阶段对症选曲和剂量。

    音乐电疗对中风恢复期、神经衰弱、血管神经性头痛、痉挛性腹痛等有显著疗效。

     

    第三节、手术疗法

    手术疗法是指使用器械或传统工具对局部或穴位进行治疗的一种方法。

    一、埋线法和结扎法

    前者是指在相应穴位上用上颌窦穿刺针将羊肠线(75%酒精浸泡消毒)植入皮下或肌层,后者是用羊肠线在相应穴位上进行结扎。因为二者均具有强刺激作用,且持续时间长,故有利于慢性疾患,如慢性气管炎、哮喘、慢性肝炎、慢性肾炎、半身不遂、瘫痪等病的治疗。

    二、穴位注射

    穴位注射是将药水注入穴位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它可将针刺刺激和药物的性能及对穴位的渗透作用相结合,发挥其综合效应,故对某些疾病有特殊的疗效。 穴位注射法的适应范围很广,凡是针灸治疗的适应证大部分均可采用本法,如痹证、腰腿痛等。

    三、割治疗法

    割治疗法是在手掌部或疾病相应穴位上施术,造成一个良性病灶以疗疾病的方法。经研究证明,本法能持续地给大脑皮层以刺激兴奋,通过神经、体液、内分泌的作用以调整胃肠功能、调整机体调节系统的功能,改变机体本身的新陈代谢平衡,从而使机体同化、异化作用和内脏功能恢复正常。

    四、针挑疗法

    针挑疗法民间称为挑治法,它是我国医学“锋刺”和“半刺”疗法的综合发展。方法是用三棱针或其他挑治针具,挑出皮下的白色纤维样物,或适当放点血,用以治疗病在经络而出现的经络痼痹的疾患;病在脏腑而出现五脏固居(包括五脏器官固居)的疾患。

    挑治部位:

    1)以背部俞穴、华佗夹脊穴为主作定点挑治。在背俞穴处找出压痛点、皮下结节、硬节等阳性反应物,或阳性反应区和阳性点。华佗夹脊穴位于胸1〜腰5,左右旁开5分,共34穴。

    2)以痛为腧作痛点挑治。

    3)以脊髓神经节段性分布选点挑治。

    操作方法:找好穴位、点,常规消毒,用针尖稍向后方的弯弓部用力稍压一下挑治点处,给患者先造成一个无痛错觉,然后迅即把针尖对准挑治点刺入皮肤约一分深,再把针尖轻轻地提高到较浅层,并牵住皮下的白色纤维组织做左右摇摆旋转牵拉动作,然后再按前法进行第二针,直至把该挑治点下的纤维完全挑出为止。挑完后,碘酒消毒,敷料固定。本法适于偏头痛型血管性头痛、肩周灸、半身不遂、胃脘痛、腰肌劳损、神经衰弱、支气管哮喘等。

    五、放血疗法

    是我国民间习以用来治疗急性外感热病的独特而有效的方法之一,主要通过穴位或局部放血以给邪出路,或使瘀毒泄于肌表并给以刺激可使机体增强驱邪能力,藉以治疗疾病。临床试验表明,十宣穴放血,体温可即刻下降0.5〜1.0℃,常用于急性高热、惊厥情况下的急救。

    方法:用消毒三棱针、8〜12号注射针头在十宣穴(皮肤消毒)迅即轻点刺破皮肤,并用手挤压,放出淤血即可,局部可用酒精再消毒。

    应用本法时注意:1)年老体弱者不宜。2)体质虚弱,病久不愈之阴虚内热不宜。3)某些传染病如乙型肝灸不宜放血,以防交叉传染。

    第四节、手法

    一、按摩疗法

    按摩,又称推拿,是祖国医学宝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时常,它既不借助药力,也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和器械,仅仅是借医者(或自己)的双手,根据中医学理论,以辨证为原则,按病情施以不同手法,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操作,以达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安神镇惊、扶正祛邪、促进机体增强抗病能力等。本法专著介绍颇多,下面择要列举几种独特疗法:

    (一)捧击按摩:我国唐代就有用棒治病的记载。它是应用木棒(桑枝棒)在机体某一穴位上进行滚动、按压或叩击等刺激手法,以达疏通经络、止痛消肿、调节神经、加速血液循环、有效地提高免疫作用,从而改善各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

    (二)臂穴按摩:认为手臂是人体的缩影,将左、右手臂分别代表人体孔窍、脏腑等,然后根据病情选穴,以小指代针,运用点穴或揉按,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按摩方法。

    (三)液体按摩:取水针、手法按摩和外科软组织松解术三法之长,避开软组织松解术流血过多之弊,分离松解粘连组织,增强局部病理组织的新陈代谢,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起到活血、化瘀、消炎、止痛作用的一种方法。

    方法:于痛点(痛灶)深部注射10%葡萄糖40〜80毫升,一次可同时注射二个刺激点,注射完后,即刻局部按压15〜20分钟,由浅入深,由轻到重,直到局部组织由硬变软,每周一次。主要适用软组织损伤所致的腰腿痛及胃脘痛等证。

    (四)简易自我按摩:是运用按摩手法自我保健的一种方法,可教给内外症病人或健康人,最简单的是浴面(搓手擦脸)、舒腰(擦肾俞穴)和足跟互擦。

    二、点穴疗法

    点穴疗法是用手指在穴位上揉、压、点、叩、打等以治疗疾病的方法,是针刺和按摩相结合的产物,其手法分为平揉法、压放法、皮肤点打、经络循按、五行联用等。

    捏脊法也是借术者双手,在患者身体一定穴位、脉位或肌肉筋腱上进行捏、揉、抠、拿、点、拨、刮、划、搓、压、滚、掐、摇、摆、抖、抓等手法,使被施行手法的部位产生酸、麻、胀、沉、电击感、发热感、舒适感等不同效应。这种疗法是通过人体神经、精神的反射作用,调动医患之间以及主客观之间的双重积极性而发挥治疗作用的。

    三、拍打疗法

    拍打疗法是用各种不同的“拍子”,在某些特定穴位上进行轻重不等而有节奏的拍打,而达到治疗某些疾病的一种简单易行、行之有效的方法。拍打疗法主要作用在十二经络和十二皮部上,它可促进气血畅通、肌肉松弛、毛细血管扩张,加速气血循环之功效。

    四、耳穴贴压法

    耳穴贴压法是在耳针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疗法,一般采用植物种子(如王不留行子、油菜籽、白芥子、绿豆、白胡椒、花椒籽等),或药丸,或磁性金属粒等为药子(亦称药豆),在耳穴上贴压,刺激耳穴,发挥治疗作用。耳穴贴压方法简便,疗效确切,且无组织损伤等副作用,广泛用于内科、外科等各科疾病。内科方面主要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高血压病、冠心病、神经衰弱、减肥、戒烟、血管神经痛、胆石症等;儿科方面,治疗高热、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肺炎、急性扁桃体炎、流行性腮腺炎、小儿遗尿、小儿口疮等;妇科方面,用治子宫功能性出血、痛经、矫治胎位不正等。其他如外科、五官科均大大应用于临床,使其对许多疾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耳穴贴压法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刺激,经过耳穴经络的传导而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耳穴经受持续缓和的良性刺激同样可发生针刺样效应,以达全身调整作用。

    第五节、针灸、拔罐、刮痧

    一、针灸法

    华夏医学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针灸是祖国传统医学的组成部分之一,是我国医学古老而又独特的一种医疗方法,它和其他疗法一样,也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依据脏腑、经络、阴阳五行等进行辨证论治的。

    治病有句古语:一针二灸三用药,针灸还是第一科。运用临床见效迅速,特别是醒神开窍更是立竿见影,有着起死回生之妙,几千年来每个医家都在不断探索经络的实质。

    中医理论认为,经络是运行气血的,它将全身的五脏六腑、四肢百节、五官七窍联系起来,共同维持人体的正常功能。全身各部发生病变,都会影响经络的功能。而针刺治疗,就是在经络上最敏感的点——穴位上进行刺激,从而使经络的功能恢复正常,收到治疗的效果。例如,气血阴滞会引起疼痛,通过针刺,使气血得以畅流,疼痛自然缓解。

    现代研究初步表明,针刺止病与神经系统密切相关。扎针时刺激了神经组织的粗纤维,就会产生酸、麻、重、胀等感觉,当这些信息传到脊髓以后,粗纤维压制了主管传导痛觉的细纤维的活动,使疼痛的信息不容易传导到脑,所以疼痛的感觉也就减轻了。

    临床上有经验的医生扎针时,病人都有酸麻重胀等针感(粗纤维发生兴奋),效果就好;缺乏经验的人扎下针去,病人叫痛(细纤维发生兴奋),效果就差。有人把针尖附近的组织取出来检查,发现凡是效果好的,针尖附近的粗纤维较多,而效果差的,针尖附近的粗纤维较少。针刺止痛还和脑子里具有镇痛作用的物质有关,针刺能引起镇痛物质的生成和释放。

    针刺能治各个系统的疾病,是因为它对各个系统的功能均有调整作用。以消化系统为例,针刺足三里、胃俞等穴,可以改变胃及小肠的蠕动,使松弛的胃收缩,又可使痉挛解除。针刺足三里、大肠俞等穴,能改变直肠的蠕动,所以便秘时可以通便,腹泻时又可以止泻。针刺阳陵泉穴,可使胆囊收缩,促进胆汁排出。但究竟是否定论,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灸法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创造的一种疗法,是最古老的非药物疗法之一,在中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艾灸疗法与针刺疗法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发挥过重大作用,对世界医学亦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古代灸疗的应用非常广泛,种类繁多。从灸的方法上大致分二大类:一是艾灸法,包括艾炷灸法、艾条(卷)灸法、其他艾灸法等,下面又涵盖直接灸、隔物灸、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药艾卷灸、热敏灸、温针灸、骑竹马灸、灸器灸等。另一类是非艾灸疗法,就是不用艾而是用其他物质涂在施灸的穴位上,或用其他物质烧灼穴位或患处,以达到治疗目的,如灯火灸、天灸、黄蜡灸、阳燧锭灸、火柴灸、线香灸、药线点灸、桃枝灸、桑枝灸、烟草灸、硫磺灸等。详细内容可参看拙著《中国灸疗学》。

    二、拔罐法

    拔罐法古称角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热力排除罐内部分空气,造成负压吸附于体表,引起局部皮肤充血或郁血的治疗方法。分有火罐和水罐两类,各据方法之不同,又有闪罐、推罐、抽气、水(药水)煮等不同操作。

    三、刮痧疗法

    刮痧疗法是对患者颈项、胸背、喉头骨、两肘、两膝等部位的皮肤进行刮痕治病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刮痕刺激皮下毛细血管和神经末梢,使冲动传入中枢神经系而产生兴奋,发挥其正常调节功能;并可因刺激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此法是我国民间习用的救急法之一,用于晕车、晕船、中暑、呕吐、腹痛、暴泻等。运用此法时,操作要轻捷,注意损伤,某些急腹症要及时综合用法。

    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或卧位,让刮痧部位皮肤暴露,刮痧者洗净水,并对局部皮肤用75%酒精消毒,然后用酒精事先消毒好的钱币或汤匙柄蘸香油少许,以一定的倾斜度由上到下,由内到外,匀力刮拭7〜8次,局部出现紫红色刮痕时为止。如果患者局部出现紫红色刮痕,说明有“痧”。多数患者经刮痕后立即觉头脑清晰,精神爽快一些,随之病情可得到好转。


    第五章、常用外治方药剂型

    所谓剂型,简单地说,就是将原料药加工制成适宜的型式。我国古代医家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就创造了不少剂型,如《内经》中载有汤、散、丸、酒等剂型。以后各个朝代,都有不同程度的更新和发展,如锭剂、熏洗剂、坐药、灌洗剂等。随着科学的发展,现代医药又制成了多种新的剂型,如注射剂、冲剂、片剂、膏剂、膜剂、气雾剂、栓剂、糖浆剂等,以利于发挥药物最大效果,减少毒性及副作用,便于临床应用及贮运。

    目前,中药剂型改革也成为科研的重要课题。为了方便临床内病外治,现将常用剂型简介如下:

    一、外用膏剂

    外用膏剂系选用相应的基质与药物,采用不同的工艺过程及制备方法,制成专供外用的半固体或近似固体的一类制剂。这类剂型有的对皮肤具有保护作用,有的对皮肤或黏膜起局部治疗作用,有的可透过皮肤起全身作用。

    外用膏剂包括软膏剂、膏药、橡皮膏和巴布贴等类。

    (一)软膏剂:是把药物研成极细粉末加入适宜的基层(如凡士林、液体石蜡、黄蜡、动物油、植物油等)制成容易涂布于皮肤、黏膜或创面的半固体制剂,如老鹳草软膏、生肌玉红膏等。

    因软膏具有一定的粘稠性,呈半固体状态(常温下),涂于皮肤或黏膜上能逐渐软化或溶化,有效成分吸收较慢,其作用缓和而持久,因此适于慢性疾患。

    二)膏药:用中药粉末(或提取物)加入食用植物油与黄丹或铅粉等经过高温炼制成的一种硬膏剂,它是我国传统的外用膏剂。早在晋代,葛洪曾用油、丹熬炼制“膏”,清·吴师机也颇精膏药制作和应用,目前仍广为中医临床及民间所使用。

    膏药除应用于外科疾患的消肿、拔毒、生肌等功效外,且可通过贴敷,起到内治的作用,如用以祛风寒、和气血、消痰痞、除风湿等。

    根据基质不同,膏药又分为黑膏药和白膏药两种:

    1.黑膏药:是以食用植物油炸取药料,去渣后在高温下与黄丹反应而成的铅硬膏。例如,朱氏堂远红外磁疗贴、朱氏堂透骨膏就是黑膏药。

    2.白膏药:是以食用植物油与宫粉为基质,油用以炸取药料,去渣后与宫粉反应而成的另一种铅硬膏。例如,煜和堂医用冷敷贴就是白膏药。

    膏药在常温时呈固体状态,加热至36〜37℃时则软化而释放药力起局部和全身的治疗作用,同时亦起着机械性保护作用,用法简单、携带及贮运方便。近年对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类疾病的贴敷治疗,多用此剂型。不过,长期或大面积使用黑膏药应注意铅吸收引起中毒。笔者认为,每次用黑膏药面积应小于30平方厘米,时间小于6个月为安全范围。

    (三)橡皮膏:亦称橡胶硬膏,是以橡胶为主要基质,与树脂、脂肪或类脂性物质和药物粉末混匀,摊于布料或其他裱背材料上而制成的一种外用制剂,如,不含药的氧化锌橡皮膏(胶布),含药的伤湿止痛膏、祖师麻止痛膏、麝香虎骨膏等。橡皮膏亦可用于直接贴敷局部痛点或穴位。

    (四)巴布贴剂:又称巴布剂,是以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为基质骨架材料的外用贴剂,是经皮肤贴敷方式用药,药物由皮肤吸收进入全身血液循环并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实现疾病治疗或预防的一类制剂。从古代泥罨剂发展起来的。巴布剂系药材提取物、药材或化学药物与适宜的亲水性基质混合后,被涂布在背衬材料上制成的贴膏剂,由背衬(常用无纺布、弹力布)、膏体、防黏膜(膏体表面的隔离膜)组成。例如,朱氏堂远红外磁疗巴布剂就是这类产品。

    二、膜剂

    膜剂又称薄膜剂,是将药物溶解(或混悬)在合成(或天然)的成膜材料上,制成一种含药薄片,或者直接用某些具有黏性的中药经熬制与其他药物加工压成薄膜剂。

    膜剂可经口、舌下、阴道、体内植入、皮肤体表覆盖等各种给药途径,以发挥身体或局部的治疗作用。目前常用于口腔、阴道、皮肤表面的溃疡、炎症及某些癌症、出血等,如治口腔溃疡的口腔薄膜、止血专用的止血膜、阴道薄膜等。

    三、锭剂

    锭剂在我国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中就有用青木香、白芷作“梃”的记载。它是用药物粉末加适当的粘合剂而制成的一种固体制剂,其形状常根据需要而定,如圆锥形、纺锤形等,可供内服或外用。

    四、散剂

    将药物加工、研细、过筛,使其成为极细粉末常用作其他剂型,但也可作为直接外用剂型,直接吹入耳、鼻、喉局部,也可撒布于肚脐。此类剂型制作简便,使用也比较方便。

    五、熨剂

    熨剂是我国民间习用的一种外用制剂,其作用与灸剂相类似,但所用药物及方法不同。可以用药物粗末或麦麸皮、青盐炒热熨患处,也可以用药物粉末借其他化学药物反应后的放热作用直接熨局部,如坎离砂等。

    六、气雾剂

    气雾剂系指包装在带有阀门的耐压器内的液体制剂。它的作用方式主要是借用抛射剂的压力将药液以雾状形式喷射出来,直达病灶或局部吸收而发挥疗效。随着我国中西医结合工作的开展,中草药气雾剂种类逐渐增多,如华山参气雾剂、洋金花气雾剂等。其优点是使用方便,奏效迅速;能保持药物清洁和无菌,并能提髙药物稳定性;可减少局部涂药的刺激和感染。

    七、吸入剂

    吸入剂是利用气化器、喷雾器、雾化器将药物的溶液或极细粉末造成药物蒸汽、雾粒或气溶胶以供吸入治疗的一种制剂。临床常用以治疗心肺疾患或气管、支气管等疾患。如按叶油吸入治疗肺结核空洞;连翘子挥发油喷雾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等。

    八、烟剂和烟熏剂

    烟剂是一种古老的剂型,《伤寒论》早有记载。它与烟熏剂作用相同,只是前者也可制成烟卷点燃吸入;后者是直接将药物点燃闻吸。如用中药制成的药香闻吸治疗牛皮癣,用中药制成药香闻吸预防感冒等。

    九、涂膜剂

    涂膜剂系用有机溶媒溶解成膜材料可与中药粉末制成一种涂用制剂,用时可直接涂于患处,溶媒挥发后尚可形成一层薄膜以保护创面,同时逐渐释放所含药物而起治疗作用。

    十、栓剂

    栓剂亦称坐药或塞药,是由药物和基质混合制成专供塞入肛门、阴道的一种不同形状的固体剂型。栓剂在常温下为固体,纳入人体腔道后能迅速溶化、软化或与腔道分泌物混合逐渐释放药物而发挥药效。

    栓剂不仅能起到局部治疗作用,而且能起到全身治疗作用。如用中药制成栓剂纳入肛门可治疗慢性肠炎、慢性菌痢、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小儿发热、支气管哮喘等。它的优点在于:1)避免某些药物对胃黏膜刺激而引起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等。2)可防止胃酸及消化酶对药物的破坏。3)药物作用持久,比口服药物吸收快。

    十一、熏洗剂

    熏洗剂是将药物按辨证处方,与内服药一样煎熬成汤剂,或用内服药经服用后即将抛弃的药渣再煎水熏洗。熏洗剂的特点是处方较灵活,也易于吸收,且可起到温热治疗的物理作用。

    十二、其他

    其他剂型如丸剂(很多成药)、酒剂、搽剂等均可作为内病外治的剂型。






      文章评论
      内容:
      验证码:
      关于我们 | 征稿通知 | 读者服务部 | 联系我们

      中医古籍出版社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38202号